1月份
◆1月10日--3月31日,由青海省文化馆主办的“弘扬传统文化·乐享幸福生活”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分4支文艺小分队,演职人员累计达1800余人次,行程3800多公里,历时38天,先后深入到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果洛州等地,开展了71场惠民演出。演出以戏曲为主,融歌舞、小品、器乐演奏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
◆1月6日,青海省文化馆面向全省招募文化志愿者,在青海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发布“青海省文化馆文化志愿者招募”公告。
◆2021年12月8日--2022年1月10日,录制《“百年百歌”合唱展演暨第九届优秀节目”“五进”文化惠民演出》视频,报送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其中26个节目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线上展播。
◆1月10日--2月15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青海省文化馆、青海省文化馆协会承办,青海省书法家协会、西宁广播电视台、西宁市书法家协会协办的“欢乐过大年 喜迎冬奥会”群星送福进万家网络直播活动在青海省文化馆群星剧场开播,此项活动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邀请到省内优秀书法家、画家、非遗传承人为全国群众送祝福、送春联、送绘画作品、送剪纸艺术品。四场直播点击量近27万人(次),送出各类艺术品五千余件。活动参与人员涉及全国十余个省市。
◆1月14日--26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青海省文化馆承办的“摄影家与青海——聚焦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摄影图片展在青海省文化馆开展。
◆1月15日,文艺辅导部业务干部苏卓玛参与青海省广播电视台2022年少儿春晚的编导工作。
◆1月19日,省文旅厅第四考核组(扎西、刘玉昆、李迎忠、何燕、乔虹、赵维山、王彩云)在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扎西同志的带领下,参加青海省文化馆2021年度目标考核大会。
◆1月20日,在五楼会议室召开中共青海省文化馆委员会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1月23日,由青海省文化馆馆长助理张凌云、业务干部李晓刚编排,王雅慧作词,李丹心音乐制作,杨青才让录音,多杰吉、马亚琼、苏卓玛、银措吉、王颖、李亚彬、马振沁、西拉措毛、杨进等9名业务干部表演的快板《六中全会放光芒,踔厉奋发创辉煌》在线上录制播放。
◆1月25日,由青海省文化馆主办的“扬帆群文魂·启航新征程”迎新春音乐会在群星剧场举办。本次音乐会由青海省文化馆馆办团队和业务干部联合演绎。音乐会期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扎西、二级巡视员边振刚、公共服务处处长刘玉昆,青海省文化馆党委书记、馆长马云蔚为青海省文化馆2021年度先进工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为离退休老干部送上春节慰问金、虎年春联和新年画挂历。会后举行了青海省文化馆离退休老干部2022年迎新春茶话会,表达了对老干部的关心和关爱,并送上了新春的祝福。
◆1月25日,“百年百歌”合唱展演暨第九届优秀节目”五进”文化惠民演出入选2022年第一季度国家公共文化云网络直录播活动。
◆1月25日,召开青海省文化馆2021年度目标考核大会。郭晓玲、杨青才让、马胜圆、冶英生、李珊、宋丹、多杰吉、宋生威、田娜评为先进工作者。
◆1月28日,“虎啸祥瑞 福虎迎春”美术作品展暨众志成城“艺”起抗疫美术摄影作品展在青海省文化馆开展,此项展览面向全国征集虎文化元素优秀美术作品百余件,经过专家评委评审出入选作品150余件,荟萃了国内著名画家作品进行线下展出。活动特别邀请了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代大权;鲁迅美术学院教授、视觉传达设计学院院长李晨;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董克诚等三位国内著名画家围绕“虎年新春”主题,为本次展览倾情献作、增色添彩。
2月份
◆2月15日,改版后的《群文天地》2022年第一期出版发行。
◆2月21日,中共青海省文化馆第二支部委员会在五楼会议室组织召开2021年度组织生活会。会议由支部书记冶英生主持,第二支部全体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馆党委纪委委员刘新建代表上级党组织督导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2月23日,在群文大讲堂组织召开2022年老年大学教学工作会议,刘新建副馆长、社会教育部全体人员及老年大学授课老师、各班班主任参加会议。会上作了2022年老年大学工作要点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总结部署有关工作,交流教学教法经验,统一思想认识,共推新形势下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发展理念。
◆2月23日,中共青海省文化馆第三党支部在五楼会议室召开组织生活会暨评议党员活动,馆党委委员张凌云同志和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韵文江、朵红、陈霞、王颖、马亚琼、李亚彬、李晓刚、杨得智、宋丹、赵银银、杨进、马振沁参加。
◆2月24日,群众文化服务部(数字文化服务中心)组织郭守生、张继成、张仙伊、张顺琴等专家对2021年青海公共文化云项目——各区(县)级文化馆直录播服务配套设施进行验收。经专家审议,项目通过验收。
◆2月25日,中共青海省文化馆第一党支部在馆五楼会议室召开组织生活会暨评议党员活动,馆党委书记马云蔚、馆党委委员华青多杰同志和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鲁占奎、李珊、马晓林、王雅慧、郭晓玲参加。
◆2月25日,社会教育部冶英生、商秀梅赴海东市邀请省级非遗传承人俞兰进行群星周课堂《河湟刺绣》的录制工作。
◆2月,青海省文化馆出品的青绣题材微电影《绣青海》在第十五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暨“新时代小康纪实影像征集典藏活动”中获“好作品”奖。该活动由中国文联、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国家图书馆主办,在福建宁德举行。
3月份
◆3月1日,2021届老年大学下半学期正式开学,9个班7个专业陆续开课。
◆3月2日,群众文化服务部(数字文化服务中心)在五楼会议室组织马佳宁、王冬、孔燕芳等相关专家召开了2021年青海公共文化云项目——建立全民艺术普及师资库、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会、文创店铺的专家论证会。经专家审议,一致同意项目实施。
◆3月3日,中共青海省文化馆第二党支部党员、文化志愿者参加城西区文明办、共青团城西区委、城西区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授旗出征仪式,并授予青海省文化馆第二党支部文化志愿者“党员志愿先锋队”称号。青海省文化馆第二党支部文化志愿者先锋队将参加今后西关大街街道办事处举办的各项志愿活动。
◆3月4日,中共青海省文化馆第二党支部组织参加古城台街道青年巷社区开展的“志愿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代代传”活动。分别在西关大街交通巷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并在新宁广场发放最新疫情防控政策、高龄补贴政策、幸福食堂、垃圾分类等各项惠民宣传手册。
◆3月4日--4月10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世界屋脊上的长城”—青海明长城主题摄影展在青海省文化馆展出,展出作品共计200余幅。展现了青海明长城遗迹风貌。
◆3月4日,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青海省文化馆“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慰问演出活动在大通县东峡镇田家沟村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
◆3月6月,群众文化研究部鲁占奎创作宣传中央一号文件文艺作品《一号文件暖人心》。
◆3月8日,群众文化研究部鲁占奎随厅公共服务处赴海东市调研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
◆3月9日,青海省文化馆业务干部、副研究馆员樊晓荣退休。
◆3月9日,由青海省文化馆馆长助理张凌云、业务干部李晓刚编排,王雅慧作词,李丹心音乐制作,杨青才让录音,多杰吉、马亚琼、苏卓玛、银措吉、王颖、李亚彬、马振沁、西拉措毛、杨进等9名业务干部表演的快板《乡村振兴开新局踔厉奋发再向前》参加在互助县威远镇红崖村举行的宣传中央一号文件演出活动。
◆3月11日,向省厅非遗处上报2017-2019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下弦》绩效自评报告及2022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下弦》项目保护专项资金网络平台申报工作。
◆3月12日,3月18日、3月25日在青海省文化馆微信平台,社会教育部先后推出“群星周课堂”《河湟文化》系列讲座三期。
◆3月15日《藏族民俗文化》改版后的2022年第一期出版发行。
◆3月17日,社会教育部张冬炯赴海晏县邀请省级传承人王凤英进行群星周课堂《河湟剪纸》的录制工作。
◆3月21日,文化活动部完成2022年第二季度国家公共文化云直录播遴选报送工作。报送各类直录播活动56个,最终入选45个,其中活动直播4个、活动录播7个、专业剧目2个、学才艺资源32个。
◆3月22日,群众文化服务部(数字文化服务中心)向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报送青海省基层智能服务端典型应用案例推荐。
◆3月25日,青海省文化馆“天天练、周周教、月月考、年年演“业务大练兵培训活动正式启动。岗位大练兵培训活动开设声乐、吉他、古筝、舞蹈、葫芦丝等5个课目,授课教师由馆业务骨干和外聘老师担任。
◆3月25日,第十七届、十八届西北五省(区)花儿会,2017年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文化活动周演出、百年百歌合唱展演暨第九届优秀节目五进文化惠民演出、戏曲进乡村等视频资料上传青海公共文化云。
◆3月28日,在一楼会议室组织郭生军、洪恺、张仙伊三位专家召开青海省文化馆监控系统升级项目(第二次)专家论证会。
◆3月28日,社会教育部邀请青海戏曲专家石永进行群星周课堂《地方戏曲文化》的录制工作。
◆3月29日--30日,青海省文化馆馆办团队业务考核在群星剧场举行。有35个团队进行考核,最终有30个团队入选。
◆3月30日,由青海省文化馆馆长助理张凌云、业务干部李晓刚编排,王雅慧作词,李丹心音乐制作,杨青才让录音,多杰吉、马亚琼、苏卓玛、银措吉、王颖、李亚彬、马振沁、西拉措毛、杨进等9名业务干部表演的快板《乡村振兴开新局 踔厉奋发再向前》在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