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自然博物馆《水中精灵-长江鱼类专题展》全国巡展的第一站在芜湖市博物馆拉开帷幕。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安徽省副省长周喜安,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芜湖市委书记单向前等一行参观了展览。
该展览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芜湖市政府主办,重庆自然博物馆、芜湖市农业农村局、芜湖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并得到安徽师范大学、上海长鱼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基金会大力支持。
走进芜湖市博物馆中庭,一幅巨大的纱幔映入眼帘。纱幔上一条条的鱼类简笔画清楚表明了展览的主题。长江自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穿越大半个中国,孕育了430种鱼类,包括170多种特有鱼类,是鱼类资源的宝库。本次展览按照不同的地理空间,用近200件剥制标本、浸制标本和塑化标本展示了鱼类演化的历史,及长江流域江源区、上游区、中下游区、河口区不同的鱼类分布特征,其中白鲟、胭脂鱼、鳤、四川白甲鱼等珍稀标本也纷纷亮相,精彩纷呈。
展览特设专区展示了芜湖区域丰富的鱼类资源及渔文化,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了增加展览的趣味性,还增设了“假相与真相”的互动环节及“你我牵手,共护长江生灵”的拍照空间,既保证了展览兼具科普性、观赏性和互动性,又让观众在观展之余能够更多的了解长江大保护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本次展览旨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长江和长江鱼类保护,以及长江渔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图:重庆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