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广州图书馆联合广州市华侨历史学会、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中国电影海外推广中心,共同主办“粤侨影忆 家国留声”粤侨影像记忆全球征集发布暨粤侨口述历史交流会。即日起,广州图书馆正式面向海内外征集粤籍华侨华人影像记忆资源,系统保护粤籍华侨历史文化遗产,构建完整的粤侨影像记忆体系,为后世留存珍贵的影像档案。
广州图书馆正式面向全球征集粤侨影像
重点收集四大类影像记忆
广州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在征集发布环节中介绍,广州图书馆历来重视保存地方文化遗产,广泛搜集地区特色文献资源并提供专题资料服务,近年来依托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系统保存、整理城市纪实影像,传承城市文明和记忆。
粤籍华侨华人是海外华侨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中外文明的重要桥梁,此次启动粤侨影像记忆全球征集,将重点收集粤侨相关的家庭生活、海外侨社活动、历史事件与人物记录、民间记忆与文化遗产等四大类影像记忆资源及相关文献。广州图书馆将充分尊重每一位参与者的意愿,设置无偿捐赠(授予馆藏证)、文献委托保管、数字化复制等征集方式。
广州图书馆副馆长席涛发布粤侨影像全球征集
广州图书馆计划将征集的影像资源和相关文献统入藏粤籍华侨华人历史影像记忆库,经过专业整理和充分发掘,基于非营利目的,广泛应用到专题展览、纪录片制作、学术研究、公开出版物等多个领域,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期待全球粤籍华侨华人、侨团组织、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征集活动,无论是家庭相册中的老照片,还是社团活动中的珍贵录像,抑或是祖辈留下的侨批家书,都将成为粤籍华侨华人历史的拼图,为岭南立传,为家国留声。
广州图书馆粤侨影像记忆全球征集发布公告链接:https://www.gzlib.org.cn/bunotice/223929.jhtml
广州图书馆向首批捐赠机构和个人颁发馆藏证书
活动现场进行了首批粤侨影像及相关文献捐赠仪式。一批机构和个人捐赠了影片、图书、书画作品等,广州图书馆向首批捐赠者颁发了馆藏证书。
项目第一批口述影像完成
作为粤侨影像记忆库的重要组成部份,自2024年开始,广州图书馆与广州市华侨历史学会合作开展“广州侨界记忆”口述历史项目,持续对粤籍华侨华人及侨务工作者开展口述历史采集,目前已完成了第一阶段五位标志性人物的影像拍摄与口述访谈,活动现场播放了项目第一期的成果展示片。
百岁归侨、抗战老兵钟炳聪作为受访者代表来到活动现场
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侨界记忆”口述历史首批受访者是广州侨界标志性的人物,包括100岁的马来西亚归侨、抗战老兵钟炳聪,93岁的越南归侨、解放军老兵黄群,90岁的缅甸归侨吴光光,81岁印尼归侨刘惠妹,年近70的缅甸归侨陆桃香,项目对他们鲜活的个体记忆进行了抢救性记录。
第一批口述影像成为了广州图书馆粤侨影像记忆库建设中最鲜活、最珍贵的“第一公里”,对于推动粤侨历史和侨务工作成果走向公众,加深公众对粤侨贡献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口述影像赋能粤侨记忆传承与文化传播
在粤侨口述历史交流会上,广东华侨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华侨主题纪录片导演、传媒界代表以“口述影像赋能华侨文化历史传播”为核心主线,围绕粤籍华侨口述历史的价值、采集方法、粤侨家族记忆构建等主题进行主旨演讲,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
交流环节与会嘉宾们为创新华侨影像记忆的传承和传播出谋划策,并围绕华侨文化如何为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建设与国际交流注入独特力量进行了深入交流。